安迈特科技杨晓兵:一次性真空蒸镀成膜工艺可解复合集流体应用难点

发表时间:2024-12-09 13:55

原创:CBEA电池中国 电池中国

“高安全性和极致的能量密度,一直是锂电池追求的开发方向,传统纯金属到三明治结构的金属聚合物复合集流体,可显著适配此特征,安迈特科技从材料、制、性能、成本等方面,结合终端应用开发了双面一次性真空蒸镀成膜的工艺,在客户端已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第九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4)期间,安迈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产品验证总监杨晓兵,在题为《复合集流体技术现状、应用前景及未来展望》的主题演讲,分析了复合集流体的应用优势和产业化痛点,并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安迈特科技的最新成果和产业化进展。

复合集流体市场需求旺盛,
但工艺难点阻碍其产业化进程

业界周知,复合集流体具有“三明治”结构,在提升锂电池安全性、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成为头部电池企业重点布局和导入的新材料。
需要提及的是,复合集流体对材料要求严苛、制成复杂,对工艺控制和技术水平要求极高。
据杨晓兵介绍,复合铝箔集流体的要求主要包括:中间高分子层需要具有高抗拉强度和耐热性;过渡层需要耐电化学侵蚀,且材料结合力强;金属导电层需要较低的电阻率。
复合铜箔集流体的要求主要包括:中间高分子层需要耐电化学侵蚀,且抗拉强度高;种子层需要增强耐电化学侵蚀和界面结合力;保护层需要抗腐蚀和抗氧化;金属导电层同样需要较低的电阻率。
这意味着,复合集流体作为电池的集流体,需满足电热机械特性、界面特性、安全特性、耐久性和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只有突破重重工艺难点,满足上述要求的复合集流体,才能进一步满足涂布、辊压、模切、高温烘烤、焊接等极片加工的要求,并最终在电芯层面实现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放电、宽温域循环、低内阻等性能。
同时,电池技术的发展要求复合集流体轻薄化、功能化,并降低制造成本,使工艺难度进一步提高。
杨晓兵表示,“在复合集流体的制备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改进是不断提高其产品性能,降低成本的关键。”

安迈特科技双面一次性真空蒸镀成膜技术解决工艺难点

据杨晓兵介绍,安迈特科技从材料、制、性能、成本等方面结合终端应用研发了双面一次性真空蒸镀成膜技术和工艺
杨晓兵表示,安迈特科技关注复合集流体的性能、精度与成本的相对平衡。在工艺上,虽然多次真空蒸镀成膜的晶粒小、工艺简单,但多次成膜堆积容易导致良品率下降,且增加了杂质混入的风险;而单次成膜因其更符合工程学逻辑,以及良品率可控而被广泛看好。
“单次真空蒸镀成膜可以减少杂质的混入,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双面一次成膜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符合极致化降本的趋势。尽管技术难度大,但安迈特科技坚持这一工艺路线。”
针对复合铜箔的不同成型工艺,安迈特科技聚焦其降本和降温等需求,单次干法成膜的成本优势显著,且可以满足温度控制的要求。
因此,在复合铝箔、复合铜箔的制备上,安迈特科技研发了双面一次性真空蒸镀成膜技术和工艺,旨在平衡复合集流体的性能、精度与成本,并实现量产目标。在电池中国看来,这一策略体现了安迈特科技对工艺深度理解和成本控制的双重考量。
聚焦复合集流体的工艺创新,据介绍,安迈特科技拥有五大核心技术优势:1.金属高分子界面改性技术,可以提高高分子的强度,改善金属层与高分子层之间的界面性能表现。2.沉积层结晶组织调控技术,能够提升蒸镀成膜的质量,并实现纳米级调控,突破现有金属性能极限。3.高效真空蒸发沉积技术,在保证成膜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成膜的效率和性能。4.大规模制造适配技术,已打通材料导入适配,突破当前可制造性极限。5.面向应用场景产品结构设计,响应电池设计需求,突破产品规格极限。
资料显示,安迈特科技采用“全干法一次性真空蒸镀成膜”技术,可一次性在基膜上最大沉积超过1000纳米的功能层,可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提高电池企业生产效率,且通过减少金属使用量以降低成本。
目前,安迈特科技在四川内江和浙江湖州已布局其复合集流体项目,未来投产后可满足170GWh电池制造用复合集流体材料的需求。同时,安迈特科技已成为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的重要供货商,并开始布局国际市场。

展望未来,安迈特科技希望和电池产业链企业携手,助力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对下游客户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更好地为电池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图片






分享到:
如想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请给我们发送电子邮件,同时也欢迎您致电我们公司,我们的客服人员将耐心为您解答!
北京市房山区弘安路89院3号楼
010-89385675
AMTech@advmater.tech
解决方案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研发
复合铜箔
复合铝箔
新闻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企业简介
社会责任
加入我们
企业招聘